本篇主要讲关于高考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。
全文2600字+,包含高考作文【审题】【构思】【表达】【注意事项】4大内容,看到就是赚到!
首先明确一下关于高考作文写作的一些总原则:
①审题要准确,不能偏题;
②不带外伤——缺题、字数不够、错别字、篇章不完整;
③不带内伤——观点不可偏激和错误;内容重心把握不当;观点过于晦涩和情感混乱等;
④从结构到题材熟记三至五篇作文,认真翻看作文讲座写作指导材料以及印发的作文素材。
⑤作文的时间花费控制在50分钟左右。总原则
(一)审题
高考作文命题一般有“材料作文”、“命题作文”和“话题作文”这三种题型,而在这三种题型中,“材料作文”和“命题作文”是主流题型,“话题作文”将逐渐淡出。
1. 新材料作文是近年来考查的热门,要注意分析材料,首要要确保观点的正确。命题作文看似简单,但要注意挖掘内涵,否则会千篇一律。
2. 对于比喻性的命题作文,要注意由本体到人生与社会。
3. 话题作文的命题一般有由四部分组成:材料、提示语、话题、要求。审题时要审材料、审导语、审话题范围、审注意事项,这是审题的四部曲,缺一不可。特别是导语和话题范围,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指向所在,一定要仔细审查思考。
(二)构思
所谓构思,指的是: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,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。
1.文章立意要在对材料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缩小范围、以小见大。
要特别指出的是,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,我们都要善于缩小“包围圈”,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,如一件事、一个人、一样物品、一种感受、一点看法等等,集中笔力加以突破,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、写深、写透,做到以小见大。
2.文章立意的思想要健康、向上、积极,少一些愤世嫉俗。立意要明确,不要太隐晦。
好的作文要遵循“思想第一性”的原则,看问题不能尖刻,思想不能“灰”。作为一篇好的作文,基调可以沉重但一定要有健康的东西,体现“哀而不伤”的内涵,让人读后有所启迪,要给人以力量和活力,不要只流露出悲观甚至错误的思想。
3.材料引用既要突出典型,又要体现新意。
关于材料的引用,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:
第一,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,尽量选用鲜活的、近期的、有较高知晓度的典型材料,尽量避免陈词滥调,像“伟大诗人李白、发明家爱迪生、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、人民公仆孔繁森”之类的缺乏新意的材料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;
第二,对所举材料一定要及时地展开分析阐述,要避免光举例不分析、以事例的堆砌替代论证的现象,对材料的分析是联结文章主旨和所举材料的桥梁,只有架构了这座桥梁,所举材料对文章主旨的支撑作用才能显现出来。
第三,在事例的列举上要淡化自我,不能以自己的肤浅经历、以自己同学的事例作为证明观点的重要依据,须知这样的材料是难有说服力的。
4.题目设计要稳中求新,新颖别致。
标题是文章的眼睛,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,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,要求阅读所给材料,自拟题目写作,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。俗话说:“秧好一半谷,题好一半文”,可见题目的重要性。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,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,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,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。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,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。
给文章设计题目,可遵循以下两个原则:
(1)题目要尽量体现文章的主题,使人一看就基本上了解了文章的中心、主旨是什么,不要让人看了不知所云;
(2)题目的形式可以设计得新颖一些,起到引人注意的效果。平时在积累作文素材的同时,也可以顺便多学习其他范文起题目的技巧,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借鉴类似的形式。
5.结构安排要步步为营、胸中有数。
好的作文要求构思新巧,所谓“新巧”,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要跌宕起伏,让人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。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所限,作文的材料往往容易雷同,这时就是考验构思能力的时候,同样的材料由于安排不同,效果就会不同,这就体现了构思的能力。所以当我们看到作文题目时不要急于动笔,先想一想怎样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。
那么,如何才能使自己文章构思新颖、高人一筹呢?在正式开始写之前,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列出文章的提纲,理清文章写作的先后顺序,先写什么,后写什么,要做到胸中有数。
如果是写议论文,一般可以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依次展开阐述分析,从而形成全文的论证框架:
一是“是什么?”即先揭示论点或论题的内涵,在文章的开头鲜明地亮出文章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态度;
二是“为什么?”即围绕中心观点展开多角度、多层次的论述和证明,在结构上可以是总分式、并列式,也可以是层进式、对照式;
三是“怎么样?”即在充分论证了论点之后,适当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或联系身边现实,明确正确的态度或做法。
如果是写记叙文,就要在细节描写、片段的先后顺序以及前后的衔接上动一番脑筋,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,文章的结尾要通过适当的议论、抒情、感叹来较为直观地揭示文章主题。
(三)表达
1.文体选择既要体现自己擅长的文体优势,又要注意突出文体特征
首先是要把握文体,体现文体特征。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,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。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,生活积累丰富,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;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,擅长推理,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。
2.语言表达既要严密,又要有文采
作文一定要有文采,词语一定要讲究。这里讲的文采是一种运用语言的风格。其中语言质朴、简洁明了是一种文采,有韵律、长句多、用词委婉、善于运用诗词也是一种文采。同学们在高考作文中的语言要有一定的风格和倾向美,让人读起来有美的享受,让阅卷老师在整体上对文章产生好感。
3. 要灵活采用合适的表现技巧
(1)反问句、排比句、感叹句的使用;
(2)名言名句的选用;
(3)全文要有一二句含有哲理意味的语句;
(4)合理安排文章段落:有的同学在写文章时不注意划分段落,或永远都用“三段式”,这让阅卷老师阅读起来很费劲。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多分几个段落,使自己的文章脉络更清晰,也便于阅卷老师把握你文章的主题。
最后,归纳了一些作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和大家分享:
1. 字不用写的多好看,但卷面一定要工工整整。最好是没有涂改的,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要涂改,就用两条线划掉,不要画的很重。
2. 不要有100字以上纯描写性质的论据,论据多可以用铺排,论据少可以记叙、议论、抒情结合。
3. 作文字数建议在850~900字,段落控制在7~10个自然段。
4. 开头和正文可以加一小段理论分析,正文和结尾部分可以加一小段延伸拓展。
5. 作文引用的素材一定要在开头有所体现,但绝不能照抄搬运。建议可以做场景式的还原描写或者夹叙夹议地评述。
6. 开头200字之内一定要出现自己的中心论点。开头、结尾要尽量打草稿。开头要做到先声夺人,结尾要做到感人肺腑。开头结尾忌讳冗长、拖沓,废话太多。
7. 中心论点下的分论点要写在明显位置,要么在开头显眼位置,要么单独成段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网站部分图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,主要目的在于信息分享,让更多人获取所需阅读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诉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!782834806#qq.com“#”换成“@”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86a.com/xuexi/140.html